第(1/3)页 几乎在同一时间里,大唐各地其它的折冲府。 “拔营,拔营……” “伙夫们死哪里去了啊?为什么还没有生火做饭?老子刚才的将令,被你们当放屁了吗?” “炖肉,给我用大锅狠狠的炖肉。要让每个兄弟都吃饱喝足,大家铆足了劲头去争第一。” “拆帐篷,立刻给我拆帐篷。半个时辰之内,我们必须启程。” 各地都有折冲府,每个折冲府都有一位折冲都尉,由于出身地域不同,说话的口音必然不同。但是无论他们的口音如何不同,他们的咆哮之声全都表达一个意思。 那就是,拆帐篷拔营。 大唐时代的折冲府,沿袭了前面几个朝代的习惯,由于府兵乃是平日为兵战时为民,所以用来征召府兵的折冲府都很简陋……这个原因比较容易理解,折冲府修建房屋属于浪费。 为什么属于浪费,因为府兵们只有在战时才会前来集结,并且集结之后很快就要拔营启程,这种情况下修建房屋岂不就是一种浪费? 虽然折冲府不修建固定房屋,但是府兵们并不会缺乏住处,只见偌大一片营地之中,密密麻麻全是油布帐篷,形色各异,制式不同,有的油布帐篷比较新,有的油布帐篷略显旧,然而更多的则是破败泛黄,油布上面缝缝补补全是补丁。 这又是大唐折冲府的一个特点。 府兵们集结之后的住处乃是帐篷。 并且这些帐篷还不是折冲府给提供的,而是各个地方的县衙必须配置的东西。每当朝堂发出征召之后,各地府兵朝着折冲府汇集,在这个时候,县衙不能闲着,不但要干好组织和护送工作,而且还要提供一定的保障…… 比如府兵们居住的油布帐篷,这玩意就属于县衙必须给予的资助。 然而大唐毕竟不是每一天都在打仗,府兵们大多数时间乃是在家中种田,所以对于各地的县衙来说,帐篷这玩意属于不太重要的储备物资……大体意思就是,这东西库房里必须要有,免得朝堂征召府兵的时候拿不出来,但是平日里它又没什么大用,只能搁在库房里面吃灰。 并且由于帐篷乃是油布制作,所以采买的价格比较高昂,这就更让各地县衙心不甘情不愿,很多县衙都是很多年不肯更换油布帐篷。 脏了,就雇佣一些女工洗洗。 坏了,就买点油布打个补丁。 对于县衙的官员来说,这玩意纯粹属于应付考核的东西。 但是对于应征而来的府兵们,每一顶帐篷都意味着他们从军时的家。天冷时顶风御寒,下雨时遮挡雨水,于府兵们而言,这是他们临时的家。 所以他们拆卸帐篷的动作总是小心翼翼。 尤其对于破旧类的帐篷更是轻柔呵护…… 这必然会减缓拔营的速度。 然而折冲都尉们要的恰恰就是速度! 于是! 呐喊声,嘶吼声,咆哮声,还有扯着脖子跳脚大骂声…… 各地的折冲府中,形色各异的咆哮,最终全都变成同一个意思,那就是又焦又急的催促…… …… 大唐,肴山以东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