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大乾二百三十三年,开春,二月份的时候,整个大乾的局面变成了,北边的滁州、渝州、楚州和明州,改国号为北庆,北庆帝苏北辞。 周王占据新州和信州,以及京城,自立为周隆帝。 靖王镇守安州,抵御胡人,其封地离州,靖王掌控着这两大州,手握10万兵马。 英王镇守青州,辉州原本属于襄王的大军,在襄王阵亡后同样归到了他名下,青州和辉州,外加上他的封地海州,整整20万兵马。 不过,因为武盛帝只是‘有恙’,靖王和英王虽然不服从杨翰墨这个新上任的太子命令,不过都是扯了各种幌子的推三阻四,两人做了做表面功夫,并没有跳起来明目张胆的造反。 荣升太子的杨翰墨掌控了牧州、白州、幽州、通州、淮州以及中州,六大州。 剩下的闽州、丰州和泽州,那是由本地地头蛇把控着,一种不造反,不服从,不纳税……赤裸裸的就是‘我就安静的看着你们争,最后你们谁打赢了我就听谁的’态度。 观望状态,置之事外的明哲保身,谁也不愿意得罪的墙头草行径。 大约是抱着一种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’,又大概是一种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’的心态,一个冬天之后,即使官道上的积雪化的没踪影的十分畅通了。大家伙出奇一致的保持着沉默,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,没有人愿意做那个出头鸟。 颇有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。 一开春,杨翰墨这边那是各种开大会。 要不要去打周王?成了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。 作为武盛帝钦点的太子,正统皇位继承人,一半人员认为,要去把京城打回来。 但是又有一半人员认为,我们应该稳扎稳打,先发展实力,毕竟打周王那是劳民伤财,一个不好,反倒有可能被坐拥20万大军的英王捡了现成的便宜。 被一群人烦的头疼,心里更倾向于‘苟’的杨翰墨找林小满商议。 林小满绝对是和杨翰墨一个苟且流心态。 老皇帝挂了,现在她就是放开手脚就是干! 大刀阔斧的改革呀,发展技术呀,提高生产力呀! 生产水平高了,后勤杠杠的,还怕打不赢? “当然是苟住,打什么打,钱多吗?兵多吗?粮食多吗?京城那么远,新州信州又紧靠着北庆,就算我们打赢了,苏北辞那狗男人发兵打我们,怎么办?哥啊,把近在眼前的闽州、丰州和泽州先啃下来,才是真的!” “小曦,我也是这么想的!我们不谋而合啊!但是,那三州,尤其是闽州和丰州,那些本地势力都是根深蒂固的,想要铲除的取而代之,不太容易。” 第(1/3)页